2025上半年品牌营销与消费市场趋势盘点
2025年已经走过7个月,回望广告营销与消费市场,似乎始终挺进在“自我重建”的路上:一边稳行,一边寻路。
如果往深处看,我们发现,其实中国市场已经悄悄给出了一部分“确定性的答案”。这些答案的线索藏在广告主们的投放策略里,也藏在消费者的购物清单和场景里。
今天,我们结合CTR近期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品牌营销市场趋势和消费市场趋势,尝试给出一个更具体的市场轮廓。
NO.1 不是全面上涨,品牌花钱更“讲究”
高波动具体是怎样体现的?
一方面,不同的月份表现波动明显。另一方面,不同行业和品类的营销表现又显著分化。
第一、食品、饮料、化妆品、个人用品等等基础消费品的整体趋势是稳定,但核心的增长来源之一是健康。
上半年,广告市场投放里,与健康生活理念契合的保健食品、调味品、食用油等增投明显。在饮料行业中,具备健康饮品特性的特殊用途饮料、植物蛋白饮料等头部品类分别有 33.1%和52.3%的增长,这些品类契合健康饮品概念,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潜力。
总而言之,品牌营销正从大众化向精准化、场景化方向演进,通过深度理解消费者需求实现差异化竞争。 NO.2 场景即流量,场景即销量
广告与购买的距离在压缩,同样在消费场景中,线下消费渠道肉眼可见的重新聚焦:Worldpanel消费者指数的数据显示,小超市(+7.3%)、社区食杂店(+4.7%)逆势增长,会员店渗透率大涨3.6个百分点;
更典型的突破要数在外卖、商超、闪购中燃起的补贴之火,的即时零售,2025年上半年,即时零售的渗透率已超35%,其中前置仓模式的销售额增长超25%。其中小象超市销售额在2025年上半年增长38.3%。
这种即看-即买模式的增长,意味着消费者不是不花钱了,而是支出的多少更趋向于随着场景便捷性的高低而重新分配。
2·文旅场景方兴未艾
2025年上半年家外消费市场客流同比增长8.7%(1-5线城市)。更多消费者走出家门了,整体流动性增加,同步兴起的还有文旅与体育相关的广告投入的活跃表现。
从投放的内容端来梳理,上半年旅游景区的广告花费同比增长25.2%,城市宣传增长11.6%,酒店增长83.2%,咖啡厅增长48.4%。
这张图更清晰地展示了,哪些文旅相关的行业更火了、并正在积极的扩大版图。
3·体育赛事场景正在成为链接消费者的情绪跳板
从去年巴黎奥运会期间,总台触达受众规模 10.49 亿人,赛事及相关新闻跨媒体总阅读观看量达 769.86 亿次,创历届奥运会新高;到今年火爆的“苏超”,背后是一种从“转化流量”到“转化情绪”的进化逻辑,这也是广告和消费市场,未来同步演化的关键趋势。
今年爆火的苏超,把省级草根联赛变成品牌必争之地。体育赛事的赞助商们玩转地域梗+产品梗,把城市外号、方言、历史符号做成口号、包装、T 恤,实现“品牌即城市弹幕”。同时,还跟球迷们进行低门槛互动,预测比分、免费请喝、线下打卡,最后回到消费端完成场景闭环,电商补贴、即时配送、足疗免单,让“看球”无缝衔接“吃喝玩乐购”。
CTR《2025中国广告主营销趋势调查报告》也显示,广告主认为“活动/事件/赛事”是投放过且认为效果较好的内容营销类型之一。
NO.3 总结
今天的中国营销与消费税市场正在进入以价值(健康、细分升级等)为核心,以场景为驱动的精细运作的时代,这两者背后有一个共同的决定要素就是——品牌的心智份额。
产品力必然要回归品牌认知力,CTR近期的调查显示,品牌已成为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首要影响因素,占比高达33%。一段时间以来,在过度追求即时转化效果的营销理念推动下,品牌在消费者决策中的重要性被低估,品牌建设也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。
另外提高营销全链路效率同样重要。CTR《2025中国广告主营销趋势调查报告》数据,AI已经深度融入消费者洞察、创意生产、广告投放与销售转化等各环节,助力营销全链路优化。
放眼全年,广告市场回归“长线价值”,消费市场也将继续寻找“高质价比的情绪满足”。
对于品牌而言找准价值型消费者,如在下线城市的高增长潜力、新场景用户的内容入口,都是关键机会。
文章来源于 CTR洞察